在當今全球化的工業市場中,北京漢達森機械技術有限公司正以其優勢和服務,成為連接歐洲優質工業產品與中國市場的重要橋梁。
北京漢達森機械技術有限公司的前身于 2007 年在德國漢堡成立,憑借對歐洲工業產品的深入了解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,于 2012 年正式進軍中國市場,在北京設立全資子公司。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沉淀,公司構建起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 “德國源頭工廠 - 中國市場" 垂直供應體系。這一體系極大地縮短了供應鏈長度,減少了中間環節,不僅為客戶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產品,還確保了產品供應的及時性和穩定性。
公司的業務范疇極為廣泛,形成了以工業自動化設備、機電設備、液壓設備、電氣設備及零部件為主導的多元化產品矩陣。在工業自動化設備領域,所提供的電機、泵、閥、傳感器、編碼器等核心部件,均來自歐洲,如 Steute 開關,以其響應速度快、環境適應性強的特點,在自動化生產線和危險場合保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。液壓與傳動系統方面,代理的 Casappa 齒輪泵、SPINEA 伺服直角齒輪箱等產品,為工程機械、機床設備領域實現精密傳動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。而針對高溫、高壓等特殊工況,公司提供的 Brandenburger 隔熱板(耐溫 1200℃)、Behlke 高壓開關(110kV 以上)等定制化產品,更是滿足了特定行業的嚴苛需求。
漢達森與德國、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 1800 多家工廠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,并獲得了 Burocco、Grindaix、Nuding、Unimec 等 30 余個品牌的中國總代理權。通過這種緊密的合作,公司打破了傳統分級代理模式的束縛,實現了價格與貨期的雙重優化。在價格方面,直接與源頭工廠合作,減少了層層加價,讓客戶能夠以更實惠的價格獲得優質產品;在貨期上,通過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和物流協調,大大縮短了產品交付時間,為客戶的項目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在技術服務能力上,北京漢達森同樣表現出色。公司擁有一支由 30 余名經過德國原廠培訓的工程師組成的本地化技術團隊,能夠為客戶提供產品選型、安裝調試、故障診斷等全周期服務。2024 年,公司完成了 Elma Schmidbauer 清洗機 P180H 維修中心建設,實現了進口設備 48 小時快速響應,極大地提高了客戶設備的運行效率,降低了設備故障帶來的損失。2025 年 3 月,公司發布了瑞典 AQ 氣泡傳感器 SAC10 - 25,該產品采用多頻超聲技術,可精準檢測工業流體中的微氣泡含量,國內相關傳感器市場的空白,為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。
在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方面,漢達森傳承德國工業精神,建立了 “三重品控體系"(原廠質檢 + 海關抽檢 + 入庫全檢),確保每一件產品都是原裝正品,以嚴謹務實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業務環節。公司始終堅持客戶導向,設立 400 售后服務專線,推行 “首問負責制",2024 年客戶滿意度達 98.6%,退換貨率低于 0.3%,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和信賴。在人才培養上,公司有著完善的機制,新員工需經過 3 個月的產品知識、技術能力考核,銷售工程師持證上崗率達 100%,并且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合作開展 “中德技術人才交流計劃",每年選派 5 - 8 名員工赴歐深造,為公司的持續發展儲備了充足的人才力量。同時,公司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,在綠色供應鏈方面,優先代理節能型產品,如 Hielscher 超聲波均質器通過優化能耗設計,較傳統設備節能 30%;在公益行動上,2024 年發起 “工業教育扶持計劃",向中西部地區職業院校捐贈價值 200 萬元的實訓設備,為培養工業技術人才貢獻力量。
在市場布局上,漢達森以北京為總部,在上海、廣州、成都設立辦事處,服務網絡覆蓋 32 個省市,深入國內市場各個角落,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服務。2025 年,公司啟動 “一帶一路" 市場拓展計劃,在東南亞、中東設立海外倉,輻射 20 余個國家,積極拓展國際市場,提升公司的國際影響力。為適應市場發展趨勢,公司積極推進戰略升級,計劃開發工業產品跨境電商平臺,2025 年實現 50% 訂單線上化,降低采購成本 15%,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公司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。同時,公司計劃未來 3 年投入 5000 萬元,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 “中德工業技術聯合實驗室",重點攻關傳感器、精密傳動等核心技術,不斷提升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,為客戶提供更先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。
眾多成功案例見證了漢達森的強大實力。在冶金行業,為寶武鋼鐵提供的 Grindaix 軋機軸承,使用壽命提升了 2 倍,每年可為企業節約維護成本 800 萬元;在化工領域,為萬華化學定制的 Burocco 耐腐蝕閥門,能夠在 - 50℃至 200℃的工況下穩定運行,故障停機率下降了 90%;在新能源行業,為寧德時代配套 Statron 電池檢測設備,實現鋰電池生產全流程自動化監測。
北京漢達森機械技術有限公司憑借其強大的產品供應能力、技術服務水平、積極的社會責任擔當以及前瞻性的市場布局,在工業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。未來,公司將繼續深化與歐洲工業企業的合作,以技術創新賦能中國制造業升級,為全球工業發展貢獻更多的 “中國方案",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。